本月22日,又有4家山东地炼企业进入进口原油使用权公示阶段。而7月至今,已有9家鲁籍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其中4家已经取得更为关键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和进口配额。
山东商报记者统计,目前鲁籍地炼获得的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已达3602.88万吨。与目前地炼企业普遍使用的燃料油相比,使用原料油将使成品油加工成本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地炼企业将有望摆脱“两桶油”的束缚,真正“挺起腰板”闯市场。
第一船“洋油”
10月14日上午,装载着5.6万多吨原油的“玄武湖”号缓缓驶入东营港,对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简称“亚通石化”)总经理唐兴党而言,这是公司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船上的原油产自印度尼西亚,是公司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后,从国外进口的首批“洋油”。
亚通石化位于东营市东营港区,是一家有十多年历史的地炼企业,公开数据显示其目前保留产能为350万吨。今年9月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公告,确认亚通石化可使用进口原油使用配额276万吨/年。
“进口原油使用权配额,指地炼企业可以使用的进口原油总量,在过去没有取得配额的时候,亚通石化主要使用燃料油和海洋石油,特别是质量较差的燃料油居多,只有极少部分是从‘两桶油’购买的原料油。”隆众石化分析师张萌对山东商报记者表示。
张萌介绍,相比燃料油,用原料油炼制成品油成本更低,每吨能节省50-200元,这一船下来,就能省一个多亿的成本,但受制于渠道,地炼企业生产原料主要 依靠燃料油。“对亚通石化而言,使用配额还是其次,更关键的是它取得了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也就是进口配额。”
据国家商务部公示,亚通石化在今年10月13日正式取得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获得的进口原油配额(官方称“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是276万吨,这与其 获得的进口原油使用配额相当。“从目前情况看,各地炼企业获批的原油进口配额,与原有使用配额相当,这意味着亚通石化未来可从海外自行进口原油,来满足企 业的生产。”张萌分析。 copyright 河北省石油业商会
这也是唐兴党所兴奋的事,“如果没有这项权利,我们就只能从有进口权的企业手里买油,而后者可以决定卖还是不卖,加价还是不加价,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在原油进口权公示后,未来可以自主进口原油,不用再委托中海油。”
据了解,目前,我国原油进口仍由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主的国有油企主导,两桶油进口原油总量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接近90%。唐兴党坦言,如果没有进口权,地方炼厂在进口环节仍需通过国有大企业代理,时间周期长和代理费用高,都导致有一定局限性。
鲁籍地炼批量拿“资质”
油源是长期困扰地炼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对于一次加工能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均占全国地方炼化70%以上的山东,问题更加突出。不过,随着年内国家政策敞口,鲁籍地炼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是发改委首次出台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申请条件。《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炼油厂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 内容来自河北省石油业商会
亚通石化并不是唯一取得上述资质的山东地炼企业。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位于菏泽的地炼巨头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明石化”)在今年8 月就拿下了进口原油资质和使用配额,且首船从阿曼进口的27万吨轻质原油已在7月21日抵达日照岚山港。
据了解,东明石化获得的原油进口配额为600万吨,在鲁籍地炼企业中最高。东明石化总裁李湘平表示,由于受到原油供应的限制,企业经常“吃不饱”,有产能也不能全部达产,“同时拥有进口原油使用权、进口权,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除东明石化和亚通石化外,利津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简称“利津石化”)、山东垦利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垦利石化”)也分别在9月6日和16日,获批进口原油使用权和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其中,利津石化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和非国营贸易进口量均为350万吨,垦利石化均为252万吨。此外,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弘润”)也在9月6日获批进口原油使用权,配额为530万吨。
本月22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又两度发布公告,公示了淄博汇丰、东营天弘化学、京博石化、鲁清石化等4家鲁企的进口原油评估情况。公示显示,上述企业初步获批的使用配额分别为416万吨、439.68万吨、331.2万吨和258万。
山东商报记者统计,综合以上统计,目前山东共有9家地方炼厂获批原油进口使用权,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共计3602.88万吨。
仍有多家地炼等待进场
今年4月的一场行业论坛中,石化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秘书长庞广廉曾表示,今年进口原油使用权将会先放开十余家,估计配额约在3000万吨左右。而目前,仅鲁籍地炼企业获得的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就已经突破了该配额。
综合媒体报道可以发现,各企业在拿到配额后都立即走向了海外市场。10月,除亚通石化进口原油到港外,垦利石化从俄罗斯进口的10万吨原油也于当月到港,价值约为3500万美元,利津石油则从俄罗斯订购了一批明年到港的原油。
东明石化目前已有两批进口原油到港,均来自阿曼,除积极进口原油外,其还在与地方海运企业洽谈原油进口。7月2日,该公司已与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原油运输方面实现合作。
“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权的取得,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原油资源垄断,使其绕开了中燃油、中联油等中间环节,不仅可以减少代理费用,而且获得了原油采购的主动权,可有效降低原油的采购价格,大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菏泽市政府官网如此评价政策敞口对东明石化的意义。
据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受制于原油不足等因素,山东地炼的开工率多年在40%左右,进入2015年以来,42%~45%的开工率已是高位。在山东省炼油协 会会长刘爱英看来,随着进口原油使用权的逐步放开,长期制约地炼企业发展的油源垄断正在被打破,符合标准的地方炼化企业可以花更少的钱加工质量更好的原 油。
“申请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地炼企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单套常减压装置的加工能力要达到200万吨/年。”张萌告诉记者,山东至少还有9家地炼企业符合该条细则,具备申请原油进口的资质。
石化分析机构金银岛则表示,整体来看,2015年地炼原料加工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加工原油份额将升至85%。其预测未来两年,或仍有10余家甚至更多的地炼获得原油进口使用及进口资质,届时地炼加工原油份额也将升至90%,甚至更高。